当前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几点不如意的缺陷
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到现在以来,政府网站建设己取得行之有效的进步。然而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方面起步较晚加之网络本身的问题及政府不恰当的管理方式,政府网站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信息回复不及时,更新滞后
现在我国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在进行中,政府网站建设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很多网站也开设了社情民意、网上办事、网上信箱等等。然而由于网站管理维护机构的缺失,或者管理维护机构与政府部门的脱节等原因,网站内容往往更新不及时,人们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回应。综观各个网站,我们会发现:每个政府网站更新最快的无非是政务新闻、天气信息等状态,而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则更新缓慢。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设有建言献策等栏 目,但却只对部分留言及时回复,使得这项栏 目成为真正的"面子工程".
这种现象不仅打消了人们通过政府网站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违背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初衷,脱离了群众。
2、信息的表达方式形象化欠缺
不难发现,当我们一打开政府网站的主页,大多数政府网站主页犹如一个大的分类表,布满了林林总总的政务新闻,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对很多信息的统计分析,只有生硬的文字叙述,而没有形 象化的体现。如广西壮族 自治区政府网站上的经济发展数据 统计一栏,打开会会发现只有各种数字化的分析,而没有图表 式的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某些网民的理解难度。
3、信息资源归类整合能力差
目前,政府网站上信息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涉及时政、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然而,它在充当好"信息资源库"的同时,却忽略了信息资源的整合处理。上网信息的选取没有一定的标准; 栏目的命名十分混乱; 大部分信息都是未经加工处理的原始信息。如广西壮族 自治区政府网站"社情民意"一栏下设了"意见征集"、"建言献策"两个栏目,但其内容与想要获取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
4、人民群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度欠缺
政府网站建设的目的,便是为市民负责,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与民交流,让市民享受网站带来的便利。因为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联系群众,沟通党群关系的枢纽。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贫富差距的存在及政府宣传推广力度的欠缺,很多地方的居民受生活环境和条件所限,根本无法获取政府网站带来的便利。这就要求政府管理人员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另一方面应深入群众,传播上网知识。并且利用此机会深入民间,了解市民对网站的了解程度及需求,及时对网站设置进行有效更改,使其在市民掌握的范围内,为民所用,真正满足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