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劳动力市场一派暗淡无光的景象,但却暗流涌动存在软件开发人员争夺战
总的来说,软件行业劳动力市场一派暗淡无光的景象,可在软件开发人员争夺战中,各方都不顾一切、争先恐后,对比之下,简直有些超现实。几乎每一天,我都看到大公司、小公司、创业家、想创业的人甚至是风险投资家投身这场战争。软件开发人员猎头们在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埋伏,在问答网站Quora出没,在Facebook和Google+上频频得手。衣着打扮像是流浪汉的首席执行官们举着牌子,上书“寻技术软件开发人员共创大业”,挨家挨户地敲门乞讨——这种漫画式的描述倒还真是神似。话说回来,我本人也相当渴求软件开发人员,哪位iOS系统明星软件开发人员有兴趣跟我合作?
至于急切的新天使投资者们,只要看到某个项目团队中似乎有一两位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就愿意大把砸钱,其想法是:哪怕这笔投资打了水漂,日后这些软件开发人员参与的新项目中,他们也会有第一手机会参与其中,就凭这个,一切都值得。有时候,建立一个创业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持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团队。一流自助餐、高科技打盹舱、日托中心,为了留住和吸引软件开发人员,有些公司不惜代价在福利上下功夫,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这类福利主要是那些规模足够大、“太大而不能倒”的软件公司的专利,比如谷歌、Facebook和微软。在这场竞赛中,这些大公司不惜财力,在薪酬和生活质量方面设定了标杆,而朝气蓬勃的初创公司则为员工提供了大发横财的实际可能性,也树立了自己的标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类型的企业能真正与它们竞争最顶级的软件开发人员——不管拿出多高薪酬或股权都没用。[ NextPage ]
事实上,软件开发人员之战的战场要宽敞得多。早在一位有天份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始考虑找一份有薪工作之前,争夺他或她头脑的战役就已经打响了,有时候,战斗从中学就开始了。原因在于:软件行业与其他几乎所有行业都不同,通过统治性的编程语言、开发环境、数据和工具,软件公司可以非常早地将软件开发人员纳入其后备大军。如果一个天赋优异的高中生从14岁就开始摆弄iPhone应用,那他或她的整个职业生涯可能都会围绕苹果运转;同样,如果某个孩子首次发挥编程专长,乃是用谷歌的工具和应用程序接口(API)打造一个谷歌地图混搭(mashup),那他或她很可能将毕生精力都贡献于与谷歌相关的事业。关于谷歌,有个罕为人知的事实,该公司曾对Python(计算机赖以运作的三种语言之一)进行投资,其部分原因正是对这种价值遭到低估的语言的一次战略性赌博:谷歌注意到,Python软件开发人员库正在迅速增长,而其他公司似乎尚未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