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公司何时能让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软件公司是IT市场的前沿阵地,没有软件公司就没有欣欣向荣发展的电子市场和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软件被各大公司再度提起,一度被淹没其中的软件公司再度浮出水面。3月27日晚上,在京城著名的“e碰撞新经济对话”中,来自金山、金蝶、实达铭泰和连邦等国内知名软件制造和流通领域的总裁们一致认为,2001年中国软件业将迎来“牛市”。
老总们的预测不无道理。去年,国务院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将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软件公司诸多优惠。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朱总理在“今后五年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的讲话中,特别指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国家将大力扶持软件业、宽带网络和集成电子产业。为了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政府发布和执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各地实施的高科技产业优惠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信息产业部也在年初给出了极为乐观的预测:今年国内软件销售额将达315亿元,比去年增长34%。
然而,仅仅有政策的扶持是不够的,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软件业何时能够摆脱“小、散、软”的痼疾的困扰,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老总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不惜一切手段把软件公司做大做强,“土里刨食”也好,“手脚并用”也罢,只有把软件公司做大做强,才会有未来跟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金山的总裁雷军颇有感慨地说,在印度,超过1000人的软件公司有上百家,前5位的公司基本只做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工程师人数都在5000人以上。他去过的一家InfoSys的公司,6年前有三四百人,只用了五六年时间就发展到接近1万人,在纳斯达克的市值达到130亿美元。相比之下,国内的软件公司还大多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阶段,即便像金山这样在国内非常知名的软件公司,研发队伍也只有200人。
怎样才能把我们的软件公司做大做强?雷军说,除了“加法”以外,还要学会做“减法”和“乘法”。目前许多软件公司热衷搞兼并,但是兼并的结果往往是“一加一小于二”,还有众多软件公司一谈到做大做强,就在全中国开分公司、办事处,结果搞得很“虚胖”。实际上,软件公司在长期发展的时候,首先要做减法。什么是做减法呢?首先要专注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如果你的能力只能做软件,就踏踏实实的做软件。如果只能做软件的一种或者两种,就踏踏实实把这个做好,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首先聚焦,然后再做乘法,进一步放大,应该是两者的结合。所以,各个软件公司在不同阶段,可以综合使用。比如金山公司,1999年的时候100个人做10个产品,现在几百个人只做四个产品。
坚守根据地,主动出击,寻求更大市场。尽管印度软件业在短短10年间取得的突出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软件产业在我国和印度的市场环境并不相同。金蝶副总裁黄骁俭说,印度软件业的内需市场并不大,其软件业的发展壮大,主要是靠为欧美软件公司生产定制软件来实现的。而国内的的软件,如果光看金额,包括软件的人才,和印度差距比较大,但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内需市场。就像电视机行业,我国的出口量并不很大,但是,凭借着在国内市场的良好表现,在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上坐稳了全球第一的交椅。据了解,现在印度的软件公司正在实施所谓的“中国战略”,现在印度的软件开发人工费已经太贵了,所以他们准备大量到中国开发基地,用中国的人工,印度的开发,卖到日本去。这个战略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软件开发人员是被别人所认可的,我们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被人家认可的。
走出国门也是软件公司拓展市场的又一选择。雷军举了个例子:《金山词霸》在国内卖28块人民币,在美国卖50美元,价格相差近15倍。要做海外的市场,难度也许会大10倍,但是收益可能是15倍,关键是看软件公司是否愿意尝试。事实上,很多产品在海外卖得还是非常好的。
用“卖盗版软件的方法来销售正版软件”。盗版问题是中国软件业胸口永远的痛。时至今日,盗版软件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销售渠道:送货上门,实行三包,而且价格便宜。正版软件要想在较量中占上风,必须把价格降下来,让老百姓买得起。有些软件公司一谈到软件有价值,很容易想这个软件卖3000块,抱着这种心态,这个软件很难会有好的市场效果。据介绍,当年WPS卖2000多元,但是经过多方调查,目前公认的卖给个人消费者的软件价格应在48元左右为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普及‘知识是要付费的’观念。如果这个观念能够深入人心,那么用3-5年的时间赶上印度,也并非不可能的事,”黄骁俭如是说。